原创 泽桥医生 泽桥医生
减肥,这事儿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找对方法。如今,减肥方法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5种热门减肥方法的神秘面纱,看看哪种最科学,最适合你。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轻断食:曾经的减肥宠儿
,这个名字你肯定不陌生。它的全名叫间歇性能量限制进食(IER),简单来说,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禁食或限制能量摄入。其中,“16+8”模式最为人熟知,即一天24小时里,8小时内进食,剩下的16小时禁食。
这种减肥法曾被众多研究证实对短期减肥有奇效,不仅能帮你甩掉赘肉,还能改善血压、血脂和血糖,简直是健康减肥的“万金油”。然而,最近的研究却给轻断食泼了一盆冷水。有研究发现,“16+8”饮食法可能会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91%。更让人意外的是,长期轻断食对老年人有益,对年轻人却可能有害。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注册营养师吴一凡提醒大家,轻断食并非适合所有人。孕妇、儿童以及需要大量能量来完成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人群,最好远离轻断食。而且,轻断食是一种严谨的医学营养治疗方案,需要在医生的综合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否则,盲目跟风轻断食,不仅可能达不到减肥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生酮饮食:高脂肪的减肥法
,听起来是不是很“猎奇”?它的核心是高脂肪、适量蛋白质和极低碳水化合物。通过这种饮食模式,身体被迫进入,从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供能,达到减肥和降血糖的目的。许多人在尝试生酮饮食后,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减肥效果,体重迅速下降,胰岛素敏感性也有所改善。
但生酮饮食并非没有风险。约30%~50%的初试者会出现头痛、乏力和情绪波动等不适症状。长期坚持生酮饮食,还可能导致微量元素缺乏,甚至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吴一凡营养师指出,生酮饮食原本是用于治疗小儿癫痫发作的膳食,后来才被用于减肥。不过,如果脂类代谢异常,那么生酮饮食就不太适合用来减重了。而且,在执行生酮饮食时,一定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监测生理指标,切不可自行盲目尝试。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液断”“断碳”和“只吃鸡蛋”:没有证据的偏方
除了轻断食和生酮饮食,还有一些听起来很“神奇”的减肥方法,比如“液断”“断碳”和“只吃鸡蛋”。这些方法听起来很诱人,仿佛只要按照它们说的去做,就能轻松瘦下来。然而,这些所谓的“减肥法”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属于不折不扣的“偏方”。
“液断”要求人们只摄入液体或特定流质食物,这其实混淆了短期医疗用途的流质饮食和长期减重干预措施。“断碳”则是简单粗暴地不吃主食和根茎类蔬菜、水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因为热量缺口而让体重快速下降,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引发低血糖、头晕、心悸和营养不良等一系列问题。至于“只吃鸡蛋”,这种方法更是不可取。长期只吃一类食物,不仅难以坚持,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这些“偏方”减肥法,虽然听起来很诱人,但实际上却缺乏科学依据,长期坚持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大家在选择减肥方法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被这些“偏方”所误导。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科学减肥的正确姿势
减肥并没有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所有有减重需求的个体,都应接受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简单来说,就是膳食干预+适当运动,这是减肥的主要手段。
在饮食方面,有以下3个原则:
限制能量摄入:在合理的能量分配基础上,每日减少500千卡左右的能量摄入,或者减少30%的总能量摄入。同时,要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供能占比分别为50%~60%、20%~30%、15%~20%。
均衡膳食模式:一日三餐合理分配,鼓励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多吃新鲜、低血糖生成指数的水果和蔬菜;优先选择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以及低脂或脱脂奶类。
个体化调整: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和减肥目标,对食物的种类和摄入量进行适当调整。
泽桥原创 版权联系
除了饮食,运动也是减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帮助你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减肥效果。而且,运动还能改善心情,让你在减肥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的注册营养师吴一凡强调,运动、饮食、睡眠是减肥的“三叉戟”,缺一不可。改变生活方式,用心经营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健康体重才会如约而至。
减肥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减肥之道,让你在减肥的道路上越走越轻松,越走越健康。
以上就是泽桥医生健康头条内容,我们明天见!
阅读原文